中华本草阿波罗查询
分享给小伙伴们:
输入中草药名称,例如 冬虫夏草 点查询即可

草果 中草药草果 中华本草草果

中草药:草果

【拼音名】CǎoGuǒ

【英文名】FRUCTUSTSAOKO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tsao-koCrevostet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鉴别】

(1)本品种子横切面:假种皮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种皮表皮细胞棕色,长方形,壁较厚;下皮为1列薄壁细胞,含黄色物;油细胞层为1列油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切向42~162μm,径向48~68μm,含黄色油滴;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皱缩。内种皮为1列栅状厚壁细胞,棕红色,内壁与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及少数细小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及淀粉粒。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桉油精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炮制】

草果仁:取草果,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姜草果仁:取净草果仁,照姜汁炙法(附录ⅡD)炒干。用时捣碎。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

【用法用量】3~6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1)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及呕吐腹泻等症,可与草豆蔻、厚朴、苍朮等同用。用于疟疾,对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尤为常用,可与常山、柴胡、知母等配伍。

【摘录】《中国药典》

草果《*辞典》

【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CǎoGuǒ

【别名】草果仁(《传信适用方》),草果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来源】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10~11月果实开始成熟,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微火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丛生,高达2.5米。根茎横走,粗壮有节,直径约2.5厘米。茎圆柱状,直立或稍倾斜。叶2列;具短柄或无柄;叶片长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约55厘米,宽达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边缘干膜质,叶两面均光滑无毛;叶鞘开放,包茎,叶舌长0.8~1.2厘米。穗状花序从根茎生出,长约13匣米,直径约5厘米。蒴果密集,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4.5厘米,直径约2厘米,顶端具宿存的花柱,呈短圆状突起,熟时红色,外表面呈不规则的纵皱纹,小果梗长2~5毫米,基部具宿存苞片。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分布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椭圃形,具三钝棱,长2~4厘米,直径1~2.5厘米。顶端有一圆形突起,基部附有节果柄。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有显着纵沟及棱线。果皮有韧性,易纵向撕裂。子房3室,每室含种子8~11枚,集成长球状。种子四至多面形,长宽均为5毫米,表面红棕色,具灰白色膜质假种皮,有纵直的纹理,在较狭的一端有一凹窝状的种脐,合点在背面中央,成一小凹穴,合点与种脐间有一纵沟状的种脊。质坚硬,破开后,内为灰白色。气微弱,种子破碎时发出特异的臭气,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表面红棕色者为佳。

【化学成份】种子含挥发油等。

【炮制】

草果仁:拣净杂质,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取出稍凉,碾去壳,过筛取仁。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草果仁100斤,用鲜姜10斤取汁)

《本草从新》:"草果,面裹煨熟,取仁用。"

【性味】

辛,温。

①《饮膳正要》:"味辛,性温,无毒。"

②《本经逢原》:"辛,温,涩,无毒。"

③《本草从新》:"辛,热。"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

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乱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①李杲:"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②《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③《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④《本草求原》:"治水肿,滞下,功同草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注意】

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

①《本草蒙筌》:"大耗元阳,老弱虚羸,切宜戒之。"

②《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温热,皆不当用。"

③《本草备要》:"忌铁。"

【附方】

①治疟疾,胃中寒痰凝结,不易开解:草果、常山、知母、乌梅、槟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书》草果饮)

②治瘅疟,脉采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大腑不利: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仁、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炙)各等分。细锉。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济生方》清脾汤)

③治肿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脐)。上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二盏,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果附汤)

④治脾痛胀满:草果仁二个。酒煎服之。(《仁斋直指方》)

⑤治肠胃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草果子、甘草、地榆、枳壳(去穰,麸炒)。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用水一盏半,煨姜一块,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传信适用方》草果饮)

⑥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哺益甚,头身疼痛:槟榔二钱,厚朴一钱,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钱,芍药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用水一钟,煎八分,午后温服。(《瘟疫论》达原饮)

【各家论述】

①《纲目》:"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

②《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③《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霍湿浊之蕴祟。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然凡是疟疾,多湿痰蒙蔽为患,故寒热往来,纠缠不巳,治宜开泄为先。草果善涤湿痰,而振脾阳,更以知母辅之,酌量其分量,随时损益,治疟颇有妙义,固不必专为岚瘴立法。惟石顽所谓实邪不盛者,当在所禁耳。"

【摘录】《*辞典》

草果《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品汇精要》:草果,生广南及海南。形如橄榄,其皮薄,其色紫,其仁如缩砂仁而大。又云南出者,名云南草果,其形差小耳。

【拼音名】CǎoGuǒ

【英文名】TsaokoAmomumFruit,Caoguo

【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来源】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mumtsao-koCrevostetLemarie[A.hongtsaokoC.F.LiangetD.Fang;A.guixienseD.Fang]

采收和储藏:果熟期广西是8-9月,云南是11-12月。当果实红褐色时采收,晒干或烘干,或用沸水烫2-3min后,再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草果,多年生草本,高2-2.5m。全株有辛辣气味。茎基部膨大,直径达6cm。叶2列,11-14枚,无叶柄,或上部叶有短柄;叶舌带紫色,长1-2cm,膜质,被疏柔毛;叶鞘具条纹,叶舌及叶鞘边缘近革质;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卵形,长20-83cm,宽5-19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花葶从茎基部抽出,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花葶从茎基部抽出,长13-28cm;总花梗长4-13cm;鳞片阔卵形,长1-8cm;穗状花序长9-15cm;苞片淡红色,长圆形,长3.3-4cm,宽7-9mm,外面疏被短柔毛;小苞片管状,长1.7-2cm,2浅裂;外被疏短柔毛;花浅橙色,长5.5-7cm;小花梗长不超过5mm;花萼长2.3-3cm,3齿裂,一侧浅裂,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花冠管长2.5-2.8cm,被短柔毛,裂片长圆形,长约2.3cm,宽约6mm,后方一枚兜状,长约2.5cm,宽约1.5cm;唇瓣长圆状倒卵形,长3-3.5cm,宽约1.6cm,边缘多皱,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红色条纹;雄蕊长2-2.5cm,花丝长约1cm,花药长1.3-1.5cm,药隔附属体长约5mm,具啮蚀状牙齿;花柱被疏短毛,柱头漏斗状;子房无毛。蒴果成熟时暗紫色,近球形,长2.5-4.5cm,直径2-2.5cm,干时变橄榄形,黑褐色,先端具残存的花被管,基部有短柄。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沟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地区。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怕热,怕旱,怕霜冻。以在海拔1000-2000m,年平均温度18-20℃,荫蔽度50%-60%左右的林下或溪分湿润的山谷坡地,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8-9月果实成熟果皮呈紫红色时采收,剥去果皮,洗净果肉,再用清水浸种10h左右,然后拌湿沙贮藏。8-11月播种,也可在到年2-3月播种。条播,行距15cm,播深1.5-2cm,覆土盖草林水。播后约1个月出土,需搭荫棚遮荫,追施草木灰和腐熟的猪牛粪。

经培育1-2年,苗高60-120cm,叶出圃定植。在4月上旬,按行株距1.7m×2m,穴宽30cm,深15cm开穴,每穴栽苗1-2株,选阴雨天进行定植。分株繁殖;选健壮母株带芽的根茎分株,每丛有苗2-3株,种后填细上踏实,盖草,淋水。

田间管理定植后每年干着、秋季中耕除草2-3次。在秋季除草时,剪去枯株、病株和已结过果的老株,中耕除草结合追肥,采用环状沟施绿肥、堆肥和磷肥等。在开花前进行培土,促使幼芽生长健壮。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立信病,为害幼苗,严重时成片死亡,可将病株拔除,周围撤石灰粉,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性状】

性状鉴别,果实椭圆形,长2-4.5cm,直径1-2.5c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具3钝棱及明显的纵沟及棱线,先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果皮坚韧,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7-24粒,种子集结成团。种子多面形,直径5-7mm,黄棕色或红棕色,具灰白色膜质假种皮,中央有凹陷合点,较狭端腹面有圆窝状种脐,种脊凹陷成1纵沟。气芳香,味辛、辣。

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行为佳。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类肾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壁稍弯曲;种皮表皮细胞1列,径向延长,排列较整齐,壁厚稍弯曲,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不含色素;油细胞1列,较大,切向延长约至139μm;色素层细胞5-9列,内含棕黄色或淡黄色物;内种皮厚壁细胞褐红色、棕红色或黄红色,径向延长约至132μpm,内壁厚约至85μm,端胸腔内硅质块直径20-38μm。外胚乳细胞充满由微小淀粉粒集结而成的淀粉团,有的尚含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簇晶;内胚乳含糊粉粒。胚细胞含糊粉粒,并含脂肪油滴。

粉末特征:黄白色或棕白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末端渐尖或钝圆,长至263μ,直径20-45μm,外具角质层。②下皮细胞长方形或长条形,长74-149μm,直径28-46μm,常与种皮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③油细胞含油液。④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图形,人小(24-42)μm×V(32-60)μm,壁厚约7μm,非木化,胸腔内含硅质块,大小(15-23)μm×(19-35)μm;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胞腔位于一端,内含硅质块。

【化学成份】

果实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n),1,8-桉叶素(1,8-cineole),ρ-聚伞花烃(ρ-cymene),芳樟醇(linaloolo),α-松油醇(α-terpineol),橙花叔醇(nerolidol),壬醛(nonanal),癸醛(capricaldehyde),反-2-十一烯醛(trans-2-undecenal,为本品中的辛辣成分),橙花醛(neral),牻牛儿醇(geraniol);另含微量元素(ug/g):锌69.2,铜7.33,铁57.2,锰283.7,钻0.89。

种子油挥发油21种成分:主要为1,8-桉叶素(1,8-cineole),2-癸烯醛(2-decenal),牻牛儿醛(geranial),橙花醛(neral)。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a-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

2.抗炎、抗菌作用:B-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对发须癣菌和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mg/ml。

3.其它作用:小剂量香叶醇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大鼠口服香叶醇能抑制胃肠运动,小量口服有轻度利尿作用。香叶醇还有驱豚鼠蛔虫作用。

【毒性】大鼠口服香叶醇的半数致死量为4.8g/kg,兔静脉注射为50mg/kg。

【鉴别】

理化鉴别,薄层角谱:取本品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加取桉油精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已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5℃烘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角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4%(ml/g)

【炮制】草果仁:拣净杂质,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取出稍凉,碾去壳,过筛取仁。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草果仁100斤,用鲜姜10斤取汁)《本草从新》:草果,面裹煨熟,取仁用。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温中祛痰截疟。主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胞膈痞满;泄泻泻;下痢;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血少者禁服。

【各家论述】

1.《纲目》: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

2.《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3.《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祟。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然凡是疟疾,多湿痰蒙蔽为患,故寒热往来,纠缠不已,治宜开泄为先。草果善涤湿痰,而振脾阳,更以知母辅之,酌量其分量,随时损益,治疟颇有妙义,固不必专为岚瘴立法。惟石顽所谓实邪不盛者,当在所禁耳。李杲: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4.《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5.《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6.《本草求原》:治水肿,滞下,功同草寇。

【摘录】《中华本草》

中华本草为您提供草果,中药,中华本草,中草药,【拼音名】CǎoGuǒ【英文名】FRUCTUSTSAOKO【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tsao-koCrevostet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
如果觉得 中华本草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
阿波罗查询 全部工具
日常生活: 手机号码归属地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下载地址转换 北京时间 大学查询 汽车车标大全 快递查询 国家地区查询 升降旗时间 2025年放假安排 货币汇率查询 天气预报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河南网通算号器 电费计算器 日期差计算 网速测试 邮编查询 国内长途电话区号 家常菜谱大全 数字大写转换 今日油价 个税计算器 国际天气预报 莆田系医院 亲属关系计算 台湾邮编查询 (共31个) 占卜求签: 姓名缘分测试 指纹运势查询 生男生女预测 预测吉凶 称骨算命 黄大仙灵签 六十四卦金钱课 观音灵签 诸葛神算 妈祖天后灵签 关帝灵签 吕祖灵签 车公灵签 王公祖仔灵签 月老灵签 文王神卦 灵棋经 二十八星宿算命 佛祖灵签 月老姻缘签 周公灵签 财神爷灵签 (共22个) 民俗文化: 老黄历 十二生肖属相查询 历史上的今天 万年历 周公解梦大全 歇后语大全 百家姓 民间谚语 二十四节气表 历史朝代表 解密生日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古兰经 基督教圣经 三字经 地母经 佛教辞典 (共17个) 交通出行: 全国各地车牌号查询 车辆违章查询 世界时差查询 机场三字码查询 实时交通路况 地铁线路图 北京车牌限行查询 列车时刻表 火车票代售点 中国电子地图 交通标志 (共11个) 学习应用: 在线输入法 成语大全 科学计算器 圆周率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汉字拼音查询 在线编码解码 新华字典 摩尔斯电码 存储换算器 时间换算器 英文名 在线翻译 长度换算器 温度换算器 重量换算器 体积换算器 功率换算器 面积换算器 压力换算器 热量换算器 五笔字根表 区位码查询 笔画数查询 汉字部首查询 郑码编码查询 仓颉编码查询 中文电码查询 四角号码查询 汉语词典 诗词大全 近义词大全 反义词大全 在线组词 英文缩写大全 (共35个) 休闲娱乐: 数字吉凶预测 脑筋急转弯 中华谜语大全 竖排古文 火星文转换 人品计算器 QQ价值评估 外星体重 外星年龄 在线弹钢琴 愚人节 在线拆字 笑话大全 绕口令大全 (共15个) 站长工具: IP地址查询 密码强度检测 时间戳转换 ASCII码对照表 HTML/JS互转 BASE64加密解密 MD5加密解密 进程查询 网站速度测试 域名证书生成器 二维码生成器 颜色代码表 HTML特殊符号 CSS在线解压缩 JS在线解压缩 在线调试HTML代码 密码生成器 (共19个) 身体健康: 女性安全期自测 预产期自测 体质指数 食物营养成分 民间偏方大全 中草药名方大全 中草药大全 中草药民间验方 酒方大全 粥谱大全 中华本草 中医名词辞典 生星座宝宝 身高计算器 血型与性格 (共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