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阿波罗查询
分享给小伙伴们:
输入中草药名称,例如 冬虫夏草 点查询即可

秋石 中草药秋石 中华本草秋石

中草药:秋石

【拼音名】QiūShí

【别名】盆秋石

【来源】食盐的加工品。

【原形态】本品呈馒头状或瓷碗状。

【生境分布】安徽。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固气涩精,明目清心。主治气弱骨蒸,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1~3钱。

【备注】北京市市售品的秋石即以食盐熬制而成,与《本草蒙荃》记载的秋石不同。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秋石《*辞典》

【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QiūShí

【别名】秋丹石(《本草蒙筌》)。

【来源】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

【制法】

有淡秋石和咸秋石二种。淡秋石:取漂净晒干的人中白,研成粉末,加白及浆水作辅料,拌和后,用模型印成小方块,晒干。咸秋石:取食盐加洁净泉水煎煮,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干燥成粉霜,称为"秋石霜"。再将秋石霜放在有盖的瓷碗内,置炉火上煅二小时,冷却后即凝成块状固体。

①叶梦得《水云录》:"世之炼秋石者,但得火炼之法,此药须兼阴阳二炼,方为至药。阳炼法,用人尿十余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荚汁一碗,竹杖急搅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并作一桶,如前搅澄,取浓汁一、二斗,滤净,入锅熬干,刮下捣细,再以清汤煮化,筲箕铺纸淋过再熬,如此数次,直待色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济,火煅成质,倾出,如药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如莹玉,细研,入沙盒内固济,顶火养七昼夜,取出摊土上,去火毒,为末。阴炼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搅千回,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搅澄,直候无臭气,澄下如腻粉,方以曝干,刮下再研,以男儿乳和如膏,烈日硒干,如此九度,为末。"

②《本草蒙筌》:"秋时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白浮于上,候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待溺搀完,清液顿尽,方入秋露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再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制毕,重纸封面,灰参待干成有坚凝,囫囵取出。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若复入罐固封,文火煅炼半刻,色虽白甚,性却变温,终不及晒者优也。"

③《本经逢原》:"阴收秋石法,将铅球大小数十枚,俱两片合成,多钻孔眼,入尿桶中浸,每日倾去宿尿,换溺浸之。经秋收取,置铅罐藏之。阳炼秋石,将草鞋数百双,旧者尤佳,长流水漂晒七日,去黄色,浸尿桶中,日晒夜浸,一月许,曝干,烈日中烧灰,须频挑拨令烧尽,滚汤淋汁澄数日,锅内烧干,重加雨水煮溶,篾箉纸数重,滤净再澄,半月余,银缶器内煮干,色白如霜。铅罐收之。又阳炼法,以童子小便,入锅熬干,其锅先烧通红,香油熬过洗净,则不粘滞伤锅,初如油脚,入阳城罐或小铁釜中。煅通红,用热水溶化,置有嘴壶中,将草掩塞壶口,徐徐倾出,下以竹箉衬纸滤清,再以文火收干,铅罐收之,则不溶化。"

【性状】

①淡秋石(《本经逢原》)

多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小方块,表面不甚光滑,无光泽。质硬而脆。味淡。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

主产华东。

②咸秋石,又名:盆秋石

为盆状或馒头状结晶块,洁白或淡黄色,有光泽。质硬。味咸。以色白、整块者为佳。

主产安徽。

【化学成份】淡秋石主为尿酸钙与磷酸钙。咸秋石含氯59.82%,硫酸盐0.70%,钠38.79%,钾0.49彩,钙0.29%,稀盐酸不溶物0.02%等;此外,尚含微量的镁与硝酸盐。北京市售秋石,其组成与上记咸秋石相似;另谓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及硫酸钠,而安徽省桐城制造秋石,也用食盐为主要原料。总之,咸秋石的主要成分为食盐。

【性味】

咸,寒,

①《医学入门》:"味咸,无毒。"

②《本草从新》:"咸平。"

③《本草便读》:"咸寒。"

【归经】

入肺、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

①《本草蒙筌》:"滋肾水,养丹田,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明日清心。"

②《医学入门》:"治羸弱久嗽,眼昏头眩,腹胀喘满,腰膝酸疼,遗精白浊。"

③《纲目》:"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

④《本草备要》:"滋阴降火。"

⑤《本经逢原)):"能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阴精,降邪火,归真阳,止虚热嗽血,骨蒸劳瘵。"

⑥《现代实用中药》:"内服多用淡秋石,应用于口腔及喉头慢性诸炎症。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疮之外用药。"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5~3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附方】

①治男子妇人虚劳瘦:秋石一两,干山药一两。研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集验方">洪氏集验方》)

②补肾水,治虚劳:真秋石十两,白茯苓四两,莲肉四两,山药四两,小茴香二两。酒丸,空心米饮下。女子加生地二两,熟地四两,川芎三两。红枣肉为丸。(《何氏济生论》秋石丹)

③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四两,莲肉、芡实各二两。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盐汤下三十丸。(《永类钤方》秋石四精丸)

④治白浊遗精:秋石一两,白茯苓五钱,菟丝子(炒)五钱。为末,用百沸汤一盏,井华水一盏,煮糊丸梧于大。每服一百丸,盐汤下。(《郑氏家传方》秋石交感丹)

⑤治浊气干清,精散而成膏淋,黄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状:秋石、鹿角胶(炒)、桑螵蛸(炙)各半两,白茯苓一两。为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汤下。(《仁斋直指方》秋石丸)

⑥治赤白带下:真秋石研末,蒸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汤下。(《摘元方》)

⑦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一钱,白汤下。(《医方摘要》)

【各家论述】

①《摘元方》:"肿胀忌盐,只以秋石拌饮食,得肿胀消,以盐入罐煅过,少少用之。"

②《纲目》:"叶梦得《水云录》极称阴、阳二炼之妙,而《琐碎录》乃云秋石味咸走血,使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盖此物既经煅炼,其气近温,服者多是淫欲之人,借此放肆,虚阳妄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耶,配甚则加以阳药,助其邪火乎,惟丹田虚冷者,服之可耳。观病淋者,水虚火极,则煎熬成沙石,小便之炼成秋石,与此一理也。"

③《本经逢原》:"秋石以秋命名,专取秋气下降之意。他时制者,功力则殊。火盛者宜生宜淡,阴虚者宜熟宜咸。凡劳瘵阴火亢极,而不受参、耆补益者,立秋石丸三方,次第施治,或服或噙,则喘咳气息渐平,痰亦易出,嗽亦省力,以其性味咸降,而无上逆之患也。先用韭汁炒黑大黄净末,与秋石等分,煮红枣肉为丸,空心服三钱,清热散血;次用贝母、秋石末各等分,生甘草末减半,仍用红枣肉为丸,服之以止嗽消痰;后用人参、秋石等分,炙甘草末减半,亦枣肉丸,以补气安神。制剂之多少,随瘀热元气而施,不可限以分两。其阴炼淡者,性最下渗,苟非阴分热极,难以轻投。阴虚多火,小便频数,精气不固者误服,令人小便不禁,甚则令人梦泄。其咸者可代盐蘸物食之,喘咳烦渴不寐者,以半钱匙,冲开水服之,即得安寐,觉时满口生津,亦不作渴,补阴之功可知。阴炼淡秋石,治夏暑热淋,小便不通及浊淋、沙石淋、血淋,老人小便淋沥涩痛。"

④《医林纂要》:"秋石,润下作咸之性,大约如盐,第本于人身,得阴阳之化,自三焦而降,为旧由之道,又重之征以石膏,和以秋露,则滋益真阴,补心清肺,去肾水之秽浊,利三焦之决渎,自应有胜于盐者。至于软坚去瘀,亦与盐同,其能治劳热骨蒸,虚火咳嗽,白浊遗精之功,自不可昧。《内经》云,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者,以人或失血已多,血液枯少,不宜更以咸渗之耳,非指火逆血妄,火郁血瘀而言也。血妄血瘀,正宜咸补心以靖之、散之矣,安得复有无多食咸之戒。今人于虚羸火妄、吐血、咯血及腹肿鼓胀,每戒食盐,而劝服秋石,夫润下作咸,秋石与盐,亦复何异欤。"

⑤《本草求真》:"秋石,据书载能滋阴润脏,退蒸软坚,治痨止嗽,通淋利便,涩精固气,且云经火煅炼,去其咸寒,转为温补,温而不燥,润而不滞,清不损元,降不败胃,为滋阴降火之药。然窃谓补处少而清处多,温处少而寒处多(温止由于火煅,而非溺中浊气,具有温补之性也)。虚劳火重,服此似不甚碍,间有微功,亦非补中正剂,若使气薄,火衰水泛,纵经煅炼,终不免有虚虚之祸矣(大黄纵经煅炼,亦不能补命门之火,以其气质寒故也)。"

【摘录】《*辞典》

秋石《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出处】出自《品汇精要》

【拼音名】QiūShí

【英文名】PreparedSalt,UrineDepositpreparation

【别名】秋丹石、秋冰、淡秋石、秋石丹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布】主产华东。

【性状】性状鉴别为粉状集合体。呈小方块形或扁圆形,有的常印有红色“淡秋石”字样,直径1.5-2.2cm。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坦而不光滑;无光泽,不透明。质硬脆,易砸碎,断面粉状,不平坦。气微,味淡。本品不溶于水。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淡秋石(《本经逢原》)多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小方块,表面不甚光滑,无光泽。质硬而脆。味淡。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

【化学成份】淡秋石主为尿酸钙(calciumurate)和磷酸钙(calciumphosphate)。

【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稀盐酸2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氨试液调至中性,再加草酸铵试液数滴,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不溶于醋酸,但溶于盐酸。(检查钙盐)(2)取本品粉末0.2g,,加碳酸钠溶液(6mol/L)2ml,加热,微沸,放冷后,取上清液3滴,加浓硝酸6滴,再加钼酸铵试液3滴,加热,即发生黄色沉淀;分离,沉淀溶于氨试液。(检查磷酸盐)

【炮制】

有淡秋石和咸秋石二种。淡秋石:取漂净晒干的人中白,研成粉末,加白及浆水作辅料,拌和后,用模型印成小方块,晒干。咸秋石:取食盐加洁净泉水煎煮,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干燥成粉霜,称为秋石霜。再将秋石霜放在有盖的瓷碗内,置炉火上煅二小时,冷却后即凝成块状固体。

1.叶梦得《水云录》:世之炼秋石者,但得火炼之法,此药须兼阴阳二炼,方为至药。阳炼法,用人尿十余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荚汁一碗,竹杖急搅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并作一桶,如前搅澄,取浓汁一、二斗,滤净,入锅熬干,刮下捣细,再以清汤煮化,筲箕铺纸淋过再熬,如此数次,直待色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济,火煅成质,倾出,如药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如莹玉,细研,入沙盒内固济,顶火养七昼夜,取出摊土上,去火毒,为末。阴炼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搅千回,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搅澄,直候无臭气,澄下如腻粉,方以曝干,刮下再研,以男儿乳和如膏,烈日晒干,如此九度,为末。

2.《本草蒙筌》:秋时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白浮于上,候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待溺搀完,清液倾尽,方入秋露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再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制毕,重纸封面,灰参待干成有坚凝,囫囵取出。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若复入罐固封,文火锻炼半刻,色虽白甚,性却变温,终不及晒者优也。

3.《本经逢原》:阴收秋石法,将铅球大小数十枚,俱两片合成,多钻孔眼,入尿桶中浸,每日倾去宿尿,换溺浸之。经秋收取,置铅罐藏之。阳炼秋石,将草鞋数百双,旧者尤佳,长流水漂晒七日,去黄色,浸尿桶中,日晒夜浸,一月许,曝干,烈日中烧灰,须频挑拨令烧尽,滚汤淋汁澄数日,锅内烧干,重加雨水煮溶,篾箉纸数重,滤净再澄,半月余,银缶器内煮干,色白如霜。铅罐收之。又阳炼法,以童子小便,入锅熬干,其锅先烧通红,香油熬过洗净,则不粘滞伤锅,初如油脚,入阳城罐或小铁釜中。煅通红,用热水溶化,置有嘴壶中,将草掩塞壶口,徐徐倾出,下以竹箉衬纸滤清,再以文火收干,铅罐收之,则不溶化。

【性味】咸;寒;无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止血消瘀。主虚劳羸瘦;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遗精;尿频;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5-3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附方】①治男子妇人虚劳瘦:秋石一两,干山药一两。研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集验方">洪氏集验方》)②补肾水,治虚劳:真秋石十两,白茯苓四两,莲肉四两,山药四两,小茴香二两。酒丸,空心米饮下。女子加生地二两,熟地四两,川芎三两。红枣肉为丸。(《何氏济生论》秋石丹)③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四两,莲肉、芡实各二两。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盐汤下三十丸。(《永类钤方》秋石四精丸)④治白浊遗精:秋石一两,白茯苓五钱,菟丝子(炒)五钱。为末,用百沸汤一盏,井华水一盏,煮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盐汤下。(《郑氏家传方》秋石交感丹)⑤治浊气干清,精散而成膏淋,黄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状:秋石、鹿角胶(炒)、桑螵蛸(炙)各半两,白茯苓一两为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汤下。(《仁斋直指方》秋石丸)⑥治赤白带下:真秋石研末,蒸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汤下。(《摘元方》)⑦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一钱,白汤下。(《医方摘要》)

【各家论述】

1.《摘元方》:肿胀忌盐,只以秋石抖饮食,得肿胀消,以盐入罐煅过,少少用之。

2.《纲目》:叶梦得《水云录》极称阴、阳二炼之妙,而《琐碎录》乃云秋石味咸走血,使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盖此物既经煅炼,其气近温,服者多是淫欲之人,借此放肆,虚阳亡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耶,况甚则加以阳药,助其邪火乎,惟丹田虚冷者,服之可耳。观病淋者,水虚火极,则煎熬成沙石,小便之炼成秋石,与此一理也。

3.《本经逢原》:秋石以秋命名,专取秋气下降之意。他时制者,功力则殊。火盛者宜生宜淡,阴虚者宜熟宜咸。凡劳瘵阴火亢极,而不受参、耆补益者,立秋石丸三方,次第施治,或服或噙,则喘咳气息渐平,痰亦易出,嗽亦省力,以其性味咸降,而无上逆之患也。先用韭汁炒黑大黄净末,与秋石等分,煮红枣肉为丸,空心服三钱,清热散血;次用贝母、秋石末各等分,生甘草末减半,仍用红枣肉为丸,服之以止嗽消痰;后用人参、秋石等分,炙甘草末减半,亦枣肉丸,以补气安神。制剂之多少,随瘀热元气而施,不可限以分两。其阴炼淡者,性最下渗,苟非阴分热极,难以轻投。阴虚多火,小便频数,精气不固者误服,令人小便不禁,甚则令人梦泄。其咸者可代盐蘸物食之,喘咳烦渴不寐者,以半钱匙,冲开水服之,即得安寐,觉时满口生津,亦不作渴,补阴之功可知。阴炼淡秋石,治夏暑热淋,小便不通及浊淋、沙石淋、血淋,老人小便淋沥涩痛。

4.《医林纂要》:秋石,润下作咸之性,大约如盐,第本于人身,得阴阳之化,自三焦而降,为旧由之道,又重之征以石膏,和以秋露,则滋益真阴,补心清肺,去肾水之秽浊,利三焦之决渎,自应有胜于盐者。至于软坚去瘀,亦与盐同,其能治劳热骨蒸,虚火咳嗽,白浊遗精之功,自不可昧。《内经》云,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者,以人或失血已多,血液枯少,不宜更以咸渗之耳,非指火逆血妄,火郁血瘀而言也。血妄血瘀,正宜咸补心以靖之、散之矣,安得复有无多食咸之戒。今人于虚羸火妄、吐血、咯血及腹肿鼓胀,每戒食盐,而劝服秋石,夫润下作咸,秋石与盐,亦复何异欤。

5.《本草求真》:秋石,据书载能滋阴润脏,退蒸软坚,治痨止嗽,通淋利便,涩精固气,且云经火煅炼,去其咸寒,转为温补,温而不燥,润而不滞,清不损元,降不败胃,为滋阴降火之药。然窃谓补处少而清处多,温处少而寒处多(温止由于火煅,而非溺中浊气,具有温补之性也)。虚劳火重,服此似不甚碍,间有微功,亦非补中正剂,若使气薄,火衰水泛,纵经煅炼,终不免有虚虚之祸矣(大黄纵经煅炼,亦不能补命门之火,以其气质寒故也)。

6.《本草蒙筌》:滋肾水,养丹田,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明目清心。

7.《本草备要》:滋阴降火。

8.《本经逢原》:能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阴精,降邪火,归真阳,止虚热嗽血,骨蒸劳瘵。

9.《医学入门》:治羸弱久嗽,眼昏头眩,腹胀喘满,腰膝酸疼,遗精白浊。

10.《纲目》: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

11.《现代实用中药》:内服多用淡秋石,应用于口腔及喉头慢性诸炎症。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疮之外用药。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为您提供秋石,中药,中华本草,中草药,【拼音名】QiūShí【别名】盆秋石【来源】食盐的加工品。【原形态】本品呈馒头状或瓷碗状。【生境分布】安徽。【性味】咸,寒。【功能主治】固气涩精,明目清心。主治...
如果觉得 中华本草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
阿波罗查询 全部工具
日常生活: 手机号码归属地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下载地址转换 北京时间 大学查询 汽车车标大全 快递查询 国家地区查询 升降旗时间 2025年放假安排 货币汇率查询 天气预报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河南网通算号器 电费计算器 日期差计算 网速测试 邮编查询 国内长途电话区号 家常菜谱大全 数字大写转换 今日油价 个税计算器 国际天气预报 莆田系医院 亲属关系计算 台湾邮编查询 (共31个) 占卜求签: 姓名缘分测试 指纹运势查询 生男生女预测 预测吉凶 称骨算命 黄大仙灵签 六十四卦金钱课 观音灵签 诸葛神算 妈祖天后灵签 关帝灵签 吕祖灵签 车公灵签 王公祖仔灵签 月老灵签 文王神卦 灵棋经 二十八星宿算命 佛祖灵签 月老姻缘签 周公灵签 财神爷灵签 (共22个) 民俗文化: 老黄历 十二生肖属相查询 历史上的今天 万年历 周公解梦大全 歇后语大全 百家姓 民间谚语 二十四节气表 历史朝代表 解密生日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古兰经 基督教圣经 三字经 地母经 佛教辞典 (共17个) 交通出行: 全国各地车牌号查询 车辆违章查询 世界时差查询 机场三字码查询 实时交通路况 地铁线路图 北京车牌限行查询 列车时刻表 火车票代售点 中国电子地图 交通标志 (共11个) 学习应用: 在线输入法 成语大全 科学计算器 圆周率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汉字拼音查询 在线编码解码 新华字典 摩尔斯电码 存储换算器 时间换算器 英文名 在线翻译 长度换算器 温度换算器 重量换算器 体积换算器 功率换算器 面积换算器 压力换算器 热量换算器 五笔字根表 区位码查询 笔画数查询 汉字部首查询 郑码编码查询 仓颉编码查询 中文电码查询 四角号码查询 汉语词典 诗词大全 近义词大全 反义词大全 在线组词 英文缩写大全 (共35个) 休闲娱乐: 数字吉凶预测 脑筋急转弯 中华谜语大全 竖排古文 火星文转换 人品计算器 QQ价值评估 外星体重 外星年龄 在线弹钢琴 愚人节 在线拆字 笑话大全 绕口令大全 (共15个) 站长工具: IP地址查询 密码强度检测 时间戳转换 ASCII码对照表 HTML/JS互转 BASE64加密解密 MD5加密解密 进程查询 网站速度测试 域名证书生成器 二维码生成器 颜色代码表 HTML特殊符号 CSS在线解压缩 JS在线解压缩 在线调试HTML代码 密码生成器 (共19个) 身体健康: 女性安全期自测 预产期自测 体质指数 食物营养成分 民间偏方大全 中草药名方大全 中草药大全 中草药民间验方 酒方大全 粥谱大全 中华本草 中医名词辞典 生星座宝宝 身高计算器 血型与性格 (共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