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宗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摄论宗【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佛教辞典
摄论宗
此为我国陈隋之际,真谛译出《摄大乘论》后,与其弟子所建立的一个宗派,为我国大小乘十三宗之一;此宗依于《摄大乘论》,主张无尘唯识之义,兼立九识义,倡对治阿梨耶识,证入阿摩罗无垢识之宗派。又取弘通摄论之义,称为摄论家;宣扬此宗之诸师,称为摄论师、摄大乘师。以陈代真谛为开祖。《摄大乘论》前后有北魏佛陀扇多、陈代真谛、唐代玄奘等三译,又别有隋代达摩笈多、行矩等共译之《摄大乘论释论》中所揭之论文及西藏译本,此宗惟以真谛所译为正所依。
梁太清二年,真谛因武帝之请入建康,寻以侯景之乱流徙各处,陈天嘉四年止住广州制旨寺,译《摄大乘论》三卷与世亲之释论十二卷,同时宣讲之,并撰义疏八卷。又别译决定藏论、三无性论、转识论等,制九识义记等,成一家之说。门人慧恺、曹毗、法泰、僧宗、道尼、法准、慧旷等均各有所成。及道尼弟子道岳、智光、慧休等,随其师于隋开皇十年奉敕入长安,尔后南方遂无摄论讲主。此前,开皇七年,昙迁已入长安,始讲此论,净影寺慧远、昙延之弟子等皆列其席。其后,文帝建禅定寺,以昙迁为寺主,昙迁先后撰著摄论疏十卷、九识章等,禅定寺遂成为此宗重镇。逮道尼等北上后,摄论研习之风愈盛。盖陈迄隋、唐,法将辈出,先后有法常、智俨、慧休、灵范、神照、道杰、僧荣、慧琎、静嵩、智凝、法护、道因、僧辩、智则、道积、道基、善慧等诸师宣扬摄论教义。及唐代玄奘弘宣瑜伽唯识,将此论摄入《成唯识论》援引十一部论之一以后,此独立学派遂告式微,乃至与法相宗合并而废绝。
出自: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 于凌波居士著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摄论宗】此为我国陈隋之际,真谛译出《摄大乘论》后,与其弟子所建立的一个宗派,为我国大小乘十三宗之一;此宗依于《摄大乘论》,主张无尘唯识之义,兼立九识义,倡对治阿梨耶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