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观经颂·上品上生观第十四》
慈心不杀持众戒,读诵大乘方等经。修行六念回向愿,临终化佛悉来迎。
诗人: 释遵式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十六观经颂·上品下生》
深信因果奉大乘,但发无上菩提意。以此功德回愿生,生已当住欢喜地。
《十六观经颂·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方等经,解第一义明因果。紫金台现命终时,自见身于台上坐。
《十六观经颂·势至观第十一》
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但于肉髻宝缾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十六观经颂·树观第四》
四观宝树七重行,宝叶华敷妙宫殿。宝幢幡盖影重重,十方佛国于中现。
《十六观经颂·水观第二》
次作水想见西方,一切皆为净土水。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十六观经颂·无量寿佛身观第九》
无量寿佛金色身,光明普照群生类。勤修智者系心观,诸佛现前同授记。
《十六观经颂·下品上生观第十六》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十六观经颂·下品下生》
有作五逆十恶业,应堕地狱受诸苦。临终遇劝念弥陀,决定超生于彼土。
《十六观经颂·下品中生》
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临终遇劝念弥陀,一念顷间生彼国。
热门诗词 热门诗人
诗词按朝代当代 现代 近代 清代 明代 元代 金代 辽代 宋代 五代 唐代 隋代 南北朝 魏晋 汉代 秦代 先秦 未知
诗词按体裁七绝 乐府 词 七古 七律 五绝 五律 五古 五排 楚辞 句 四古 杂言 七排 六古 偈 联句 散曲 胡笳曲 脱京口
诗人按朝代当代 现代 近代 清代 明代 元代 金代 辽代 宋代 五代 唐代 隋代 南北朝 魏晋 汉代 秦代 先秦 未知
诗人按拼音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