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 291年7月26日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发生于291年7月26日
291年7月26日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在西晋时期,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公元291年7月26日,中国西晋王朝发生内乱,八王之乱开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这场恶斗,虽然爆发在惠帝统治时期,可是祸根子却在其父晋武帝司马炎实行的分封制。晋朝的建立者司马炎认为,自己能够从曹魏手中夺得政权,当上皇帝,是因为曹氏不分封同姓为诸侯王,皇室孤立无援,缺乏屏藩的缘故。于是,他便在公元256年,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大封皇族27人为王,并允许诸王自选本王国内的大小文武官吏。公元277年,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辖民户2万者为大国,可置上、中、下三军5000人;辖民户1万者为次国,可置上、下二军3000人;民户5000以下者为小国,置军1500人。武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又大封异姓士族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他们不仅领有封地,还可以和小王国一样置军。不少诸侯王还兼领中央或地方的军政大权。他们都是些贪婪残暴的野心家,趁机网罗党羽,扩充军队,各自拉拢一批士族官僚地主,相互倾轧,妄图夺取帝位。这样,诸侯王国就成为晋朝内部的强大割据势力,最后演出了“八王之乱”的丑剧。
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惠帝是个白痴,除了享乐以外,什么事也不懂。时值天下荒乱,百姓多饿死,他得知后竟说:“为什么不吃肉粥?”这样糊涂的皇帝,自然无法掌管朝政,由他的外祖父杨骏辅政,独揽了晋王朝中央大权。惠帝的皇后贾南凤,是一个有政治野心和阴险毒辣的女人,她不满意中央大权落入杨氏手中。公元291年,贾后与宫中侍从官阴谋策划,秘召都督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今河南洛阳),挟惠帝下诏杀死杨骏、杨珧、杨济兄弟3人,其亲族和党羽被株连而死者达几千人。贾后又废黜杨太后为庶人,迫使她绝食而死。晋朝内部大乱就从这次宫廷政变开始了。
杨氏集团被消灭后,晋廷推举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共执朝政,楚王司马玮因协助贾后政变有功,乃封为卫将军兼领北军(守卫京城北部的禁兵)中侯,在中央掌握兵权,亮、玮之间因而经常发生矛盾。贾后认为亮玮2人皆妨碍了自己专权,便又施展手段,先要惠帝下手诏给司马玮,令其率领北军,杀死南王亮和卫瓘,然后又否认惠帝下过这道诏书,反而以司马玮擅杀大臣的罪名,杀了楚王玮。这样贾后就完全掌握了晋王朝的大权。
贾后掌权后,大树自己的党羽,除了依靠族兄贾模、内侄贾谧,母舅郭彰这些亲党外,还起用当时的名士张华为司空,世族裴頠为尚书仆射,裴楷为中书令,王戎为司徒,令他们4人共管京城机要。由于这几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统治经验,又和贾模等人能“同心辅政”,所以从公元291年至299年的七、八年间,贾后还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公元299年,贾后与太子司马遹的矛盾又爆发了。惠帝只有一个儿子,即太子司马遹,是后宫谢玫后生,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贾后一伙的擅权渐露不满之意,引起了贾后的关注,贾氏的亲党贾谧等人,又害怕太子得政之后,也像贾后杀杨骏、逼死杨太后一样来对付自己,所以竭力劝贾后废太子。于是贾后诬谄太子有杀害惠帝和她的企图,废太子为庶人,接着又把太子杀了。太子无罪被害,引起了诸王和一部分拥护太子的朝臣不满。就在太子遹死后一个月,即公元300年四月,在京师洛阳任车骑将军的赵王司马伦,借为太子报仇,利用自己掌握的宿卫禁兵,入宫杀掉了贾后和张华、裴頠等党羽,并重用嬖人孙秀,杀害异己。次年正月,司马伦又迁惠帝为太上皇,自立为皇帝,从此宫廷政变又转变为皇族争夺皇位的斗争。
赵王伦篡夺了帝位,马上激起了其他宗室诸王的反对,出镇许昌(今河南许昌市东)的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伦,并得到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冏等的响应。三王联军与伦兵在洛阳附近战斗了两个多月。结果,赵王伦兵败被杀。同时,司马伦的亲信将领王舆也在京城内起兵反伦,迎惠帝复位。司马冏入京辅政。掌握了朝廷大权。
司马冏自辅政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久专朝廷大权,把本来可以立为皇太弟的司马颖和长沙王司马乂改立惠帝弟清河王司马遐之子,年仅8岁的司马覃为皇太子。这一招,不但导致司马颖与司马冏关系的破裂,而且也引起司马乂的不满。公元302年十二月,司马卹联合西镇关中的河间王司马冏反对司马颙。司马颙出兵进攻洛阳,军抵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在洛阳的司马乂也举兵讨冏,双方军队在京城内展开激战。一时间,飞矢如雨,火光冲天,混战了3天3夜,冏败,为乂所杀。长沙王乂掌握了政权。
公元303年八月,司马颙又派大将张方率领精兵7万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的20多万大军,借口司马乂“论功不平”对京城发动进攻。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洛阳城危在旦夕。这时城内的统治集团开始分裂。公元304年正月,东海王司马越勾结部分禁军。拘禁司马乂,向外兵求和,并把司马乂交给张方用火活活烤死了。司马颖进入洛阳,虽然当了丞相,但他仍然回到自己的根据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遥执朝政,废太子覃而自兼皇太弟,一时政治中心由洛阳移到邺城。
成都王司马颖在邺城遥执朝政期间,政治腐败,比以前司马冏,司马乂执政时还要坏,大失人心。因此,东海王司马越统率洛阳禁军,拥戴惠帝讨伐司马颖,结果在汤阴(今河南汤阴县西南)战败,惠帝被俘至邺城。司马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县北)。河间王司马颙命部将张方率兵占领了洛阳,不久,幽州刺史王浚与并州都督司马腾联兵攻破邺城,战争进一步扩大。司马颖挟惠帝出奔洛阳,皆落入张方之手,又被迫前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公元305年七月,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西向进攻关中。次年攻入长安。司马颙和司马颖败走,相继被杀。越迎惠帝还洛阳,随后把惠帝毒死,另立惠帝的弟弟豫章王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晋朝大权最后落入司马越手中。至此,“八王之乱”才告结束。
历史上的今天7月26日
- 2010年 7月26日 维基解密网上公开了大量的秘密文件,引起轩然大波
- 2009年 7月26日 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 2005年 7月26日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进展
- 2005年 7月26日 英国首都伦敦地铁和公交汽车相继发生多起爆炸
- 1998年 7月26日 柬埔寨大选顺利举行 洪森获胜
- 1998年 7月26日 CIH病毒开始袭击美国
- 1995年 7月26日 加利授予驻前南盔总司令空袭决策权
- 1993年 7月26日 美国军事家马修•邦克•李奇微去世
- 1982年 7月26日 西德营救船拯救越南难民
- 1978年 7月26日 第一个试管婴儿在伦敦诞生
- 1965年 7月26日 毛泽东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
- 1963年 7月26日 南斯拉夫发生地震,1000人死亡
- 1959年 7月26日 台湾著名歌手童安格出生
- 1956年 7月26日 国家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1956年 7月26日 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 1954年 7月26日 中国第一次自己制造初级教练机成功
- 1954年 7月26日 我国首批飞机制造成功,并举行试飞典礼
- 1953年 7月26日 古巴爆发“七·二六运动”
- 1952年 7月26日 伊娃·庇隆去世,阿根廷为她哀悼
- 1947年 7月26日 日本降舰驶抵上海
- 1947年 7月26日 美国军事力量终于得以统一
- 1945年 7月26日 波茨坦公告发表
- 1945年 7月26日 艾德礼组英国工党内阁,出任首相
- 1943年 7月26日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 1940年 7月26日 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构想
- 1914年 7月26日 爱尔兰争端 都柏林发生起义
- 1912年 7月26日 参议院同意周学熙为财政总长
- 1898年 7月26日 清政府改《时务报》为官办
- 1887年 7月26日 世界语创立
- 1866年 7月26日 普鲁士和奥地利缔结停战协定,普奥战争结束
- 1856年 7月26日 肖伯纳诞辰
- 1825年 7月26日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诞辰
- 1724年 7月26日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出生
- 1645年 7月26日 李自成九宫山遇难
- 1139年 7月26日 阿方索一世战胜摩尔人,成为第一位葡萄牙国王
- 291年 7月26日 西晋贾后开始专权
- 291年 7月26日 八王之乱
- 146年 7月26日 梁冀鸩杀汉质帝
历史上的今天7月份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3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4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5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6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7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8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9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0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1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2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3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4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5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7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8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9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0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1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2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3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4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5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6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7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8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9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30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