鄏 鄏的意思 鄏什么意思 鄏的读音 鄏的解释

鄏
拼音 rǔ 注音 ㄖㄨˇ
部首 阝部外笔画 10画总笔画 12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DFEB仓颉 MINL郑码 GHDY电码 9339
UNICODE 910F四角 77327笔顺 一ノ一一フノ丶一丨丶フ丨
基本字义
rǔ ㄖㄨˇ
◎〔郏(jiá)鄏〕古山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辱 | 而蜀 | 日 | 燭 | 入聲 | 沃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nʑĭwok | njyuk/rvk |
详细字义
◎鄏 rǔ
〈名〉
(1)——地名用字。[郏]:古地名。周朝东都。旧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
(2)姓
鄏,见《姓苑》。——《万姓统谱·沃韵》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部】
鄏·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0
《唐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如欲切,音辱。郟鄏,邑名,在河南。《集韻》河南縣直城門宮陌地也。餘詳前郟字註。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鄏
河南縣直城門官陌地也。从邑辱聲。《春秋傳》曰:“成王定鼎于郟鄏。”而蜀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郟鄏,逗。二字依韵會補。河南縣直城門官陌地也。官,趙抄宋本李仁甫本作宮。今集韵作宮。類篇作官。似官是。官陌卽今云官路也。河南縣者,二志皆云河南郡河南。郡縣同名。故但云河南縣,以別於凡縣不云縣也。若漢魏時碑則云河南河南矣。漢雒陽縣,周之成周也。漢河南縣,周之王城也。今河南河南府府東北二十里有雒陽故城。府城西北有河南故城。河南故城西有郟鄏陌。或謂之郟山。北二里曰邙山。从邑。辱聲。而蜀切。三部。春秋傳曰。成王定鼎于郟鄏。宣三年左傳文。按逸周書云。周公作大邑成周於中土。南繫於雒水。北因於郟山。以爲天下之大湊。地理志曰。河南郡河南,故郟鄏地。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營以爲都。是爲王城。是則漢之河南縣,左傳之郟鄏也。周時郟鄏爲大名。漢時專城外官陌爲郟鄏陌。舊名之僅存者。故皇甫謐,杜預皆云。縣西有郟鄏陌也。許君先舉漢陌。後舉周地。使文義相足。別詳邙下。
方言集汇
粤语:juk6
English
place in Henan provinc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