椐 椐的意思 椐什么意思 椐的读音 椐的解释

椐
拼音 jū 注音 ㄐㄩ
部首 木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2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SNDG仓颉 DSJR郑码 FXEJ电码 2791
UNICODE 6910四角 47964区位码 7307笔顺 一丨ノ丶フ一ノ一丨丨フ一
基本字义
jū ㄐㄩˉ
2、古书上说的一种小树,有肿节,可以做手杖。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居 | 九魚 | 見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kio/kiv | kĭo |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虚 | 去魚 | 溪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khio/qiv | kʰĭo |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據 | 居御 | 見 | 魚 | 去聲 | 御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kioh/kivh | kĭo |
详细字义
◎椐 jū
〈名〉
(1)木名,即灵寿木 [small tree with branches that can be used in making walking sticks]。树小,多肿节,古时以为手杖
椐,樻也。从木,居声。——《说文》
其柽其椐。——《诗·大雅·皇矣》
虢山,其下多桐椐。——《山海经·北山经》。注:“樻木肿节,中杖。”
椐,木名。肿节,可为杖。——《集韵》
(2)篱笆 [fence]
篱,…离也,青徐曰椐。——《释名》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椐·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說文》樻也。《爾雅·釋木》椐,樻。《註》腫節可以爲杖。《草木疏》節中腫,可作杖以扶老,今靈壽是也。人以爲馬鞭,弘農共北山甚有之。
又《釋名》疎籬,靑、徐曰椐。椐,居也,居于中也。
又《唐韻》去魚切《集韻》丘於切,音墟。義同。
又《集韻》居御切,音據。《詩·大雅》啓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據考證:〔《詩·大雅》脩之平之,其灌其栵,啓之辟之,其檉其椐。〕謹按椐與柘爲韻,不與栵爲韻。謹照原文之韻改啓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椐
樻也。从木居聲。九魚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樻也。大雅。其檉其椐。釋木,毛傳皆云。椐,樻也。陸機云。節中腫。似扶老。卽今靈壽是也。今人以爲馬鞭及杖。郭云。腫節。可以爲杖。按杖以木者曰靈壽。亦曰扶老。漢書孔光傳。賜靈壽杖。孟康曰。扶老杖也。服曰。靈壽,木名。郭注山海經亦云。靈壽,木名。似竹。有枝節。常璩云。胊忍縣有靈壽木。劉逵云。靈壽木出涪陵。楊雄作靈節銘。皆是也。以竹者名扶老杖。中山經其上多扶竹。郭云。卭竹也。高節實中。中杖。名之扶老竹。漢書之卭竹杖。王逸少以卭竹杖分贈老友。皆是也。靈壽木與卭竹皆以節勝。陸氏云。椐卽靈壽。然椐與靈壽俱見山海經。郭不云一物。若陶潛云。策扶老以流憩。則又未識其爲椐與
壽也。從木。居聲。九魚切。五部。按郭音袪。字林紀庶反。
方言集汇
粤语:geoi1
客家话:[梅县腔]gi1[海陆丰腔]gi1[客英字典]gi1[台湾四县腔]gi1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